在规划大型或异形屏幕的融合投影方案时,实现无缝投影是核心技术。这其中,硬融合与软融合是两种主流的实现路径,这种融合投影的区别主要在于处理载体与系统架构的不同。
硬融合投影技术依赖于独立的专用硬件设备来处理融合投影信号。这套系统通常外置于图像源与投影机之间,负责对重叠区域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色彩均衡与边缘羽化处理。由于它这种融合投影不依赖主机性能,因此输出稳定可靠,延时极低,在需要实时显示或长期稳定运行的场景中表现出色。然而,这种融合投影灵活性和后期调整范围相对固定。
相比之下,软融合技术则将所有的投影拼接融合计算工作交由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上的专用软件来完成。这类融合软件直接生成一幅经过预校正的、跨越所有投影画布的大画面,再通过多路输出卡分别发送给每一台投影机。
这种融合投影方案的优势在于很高的灵活性,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曲面或异形幕布,调整和升级也更为便捷;但它的性能高度依赖于主机的算力,对系统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选择硬融合还是软融合,是制定融合投影方案时的关键决策。硬融合以专用硬件保障稳定与实时性,而软融合以软件为核心提供卓越的灵活性,需要在成本、性能之间选择,做出适宜的权衡。